認識讀寫障礙
什麼是讀寫障礙
識別讀寫障礙
輔導建議
識別讀寫障礙

以下為個人在不同成長階段的讀寫障礙行為表徵:

 

1. 學前兒童

(節錄自《香港學前兒童學習行為量表(家長版)》)

  • 發音不準確,並混淆讀音相近的字詞,例如把「雞」說成「龜」或「t」說成「d」。
  • 不能準確地講出常見物件或顏色的名稱。
  • 時常將句子或詞語的次序顛倒。
  • 相比同齡的小朋友,需要花較多時間和心力學習兒歌,但學會後很快便忘記。
  • 相比同齡的小朋友,需要花較多時間認識中文字和英文字母,但學習後亦很快遺忘。
  • 喜歡聽別人講故事,但並無興趣學習文字。
  • 不能牢記自己的出生日期、地址及電話號碼。
  • 未能依循方向性的指示,例如未能跟著「向前走,然後左轉」的指令來做。
 
2. 小學生

(節錄自《香港小學生讀寫困難行為量表(第二版)》)

  • 閱讀時很難找出文章的重點。
  • 作文/作句只能勉強達意,文法上有錯誤。
  • 書寫能力比口語表達差很多。
  • 檢查自己的功課時,察覺不到做錯的地方。
  • 理解文字比理解說話的能力差很多。
  • 對於重組句子的練習有困難。
  • 有很多詞語在說話時懂得運用,但卻不懂得寫出來。
  • 作文時思維組織紊亂。
 
3. 中學生

(節錄自《香港初中學生讀寫困難行為量表》)

  • 容易混淆字形、字音或字義相似的字。
  • 不能認讀常見字詞。
  • 在朗讀時,容易漏讀或錯讀下一行的字。
  • 相對同齡的學生,需要較長時間去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。
  • 中文默書成績偏低。
  • 相對同齡的學生,抄寫時筆劃多的字較容易出錯。
  • 寫作能力比口語表達能力弱。
  • 寫文章時會錯用標點,例如:除結尾一句外,整篇文章只會用逗號連結。
 
4. 成年人

(節錄自《香港成人讀寫為量表》)

  • 不能認讀學過的或經常碰到的中文字。
  • 閱讀中文時常會讀多或讀漏字詞。
  • 會混淆讀音相近的字詞。
  • 需要較長時間閱讀和理解一篇文章,甚至重讀多次才明白。
  • 抄寫中文時,會寫多或寫漏字,甚至寫錯字。
  • 中文寫作能力比口語表達能力差得多。
  • 經常遺失或找不到自己的物件,例如錢包、鑰匙等。
  • 背誦乘數表或數式有困難。